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
標題:
地理科問題..(全球化)
發問:
我想問.係地理科中既全球化係咩 全球化既定義係咩 香港既全球化公司既名 美國既全球代公司名 其他国家既公司名 (唔該詳細d)
最佳解答:
全球化是指全球聯繫不斷擴張,人類生活在全球規模的基礎上發展及全球意識的崛起。國與國之間在政治、經濟貿易上緊密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釋為世界的壓縮和視全球為一個整體。 影響 全球範圍內的通用標準的數目的增長,例如:版權法 國際貿易的增長比世界經濟增長速度更快 由跨國公司控制的世界經濟的股份的增長 全球金融體系的發展 更多的國際間的文化影響,例如通過好萊塢電影的出口 文化多樣性的減少 國際旅遊業的發展 各種文化的融合及創新 通過諸如網際網路和電話等的技術使得共享的信息資源不斷增長 移民的增長,包括非法移民 恐怖主義也在全球化,參與恐怖襲擊的恐怖組織分子很多時候不在本國行動,而且與本國無關. 很多的趨勢被各種各樣的全球化支持者的組織看作是積極的,在很多情況下,全球化受到政府和其它人積極地推動。例如,有這個樣一種經濟理論:相對優勢使自由貿易可以讓資源分配變得更加有效,並且對參與貿易的雙方都有利。 二戰後通過很多諸如關貿總協定等的國際組織已經使得國際貿易間的障礙大大降低。特別是從關貿總協定演化而來的世界貿易組織: 提升自由貿易 商品:較少或消除關稅;建立自由貿易區來降低關稅 資金:減少或消除資金控制(資金控制會影響貿易發展) 減少、消除對當地產業的津貼補助金(達到公平貿易) 知識產權保護 在國家間對知識產權法律進行協調(通常來說,是添加更多限制) 跨國界承認知識產許可權制(例如,在中國獲得的專利權可以在美國獲得承認) 也有很多反全球化運動人士認為這些是有害的。 [編輯] 質疑中的全球化 對關於全球化是一個現實存在的現象還是只是一個說法還存在學術上的討論。雖然這個詞已經被廣泛使用,但是一些學者爭論到這個現象在其它的歷史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另外,很多人注意到,那些令人相信我們是處在全球化進程中的現象,例如國際貿易的增長和跨國公司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它們開始被建立的時候並不是制定了的。因此有很多學者更喜歡使用「國際化」而不是「全球化」。簡單的說,它們兩者的區別在於國家的角色在國際化中更重要。也就是說,全球化程度比國際化要深。所以,這些學者認為國家的邊界還遠沒有達到要消失的地步,因此,完全的全球化還沒有開始,也可能不會開始——從歷史上考慮,國際化從來沒有變成全球。 香港:和記黃埔有限公司 和黃集團在全球僱有超過二十二萬名員工,而旗下所有附屬公司也提供平等的就業機會,是為人敬重的僱主。 我們產品及服務的質素有賴一群出色的僱員去維持。集團能成功邁向全球化,主要因為公司積極網羅優秀的員工,並能善用人才,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提供機會讓他們盡展才華與創作力,並為他們營造和諧協調的工作環境。 美國:微軟 微軟公司自 1975 年創立以來,即全心致力於個人電腦軟體的開發,希望能讓人們在工作場所、學校及家庭的生活更為豐富,並享受到高生產力的好處。 創造客戶全新體驗是台灣微軟公司的使命之一,提升客戶及事業夥伴的滿意度則是我們的首要工作。 我們持續秉持著 ”用心傾聽 全心承諾 全力以赴” 的宗旨來要求同仁們能透過傾聽,用心了解顧客的真正需求。期待能藉著我們的產品技術與熱誠服務能協助您實現無限潛能。 為了服務廣大的顧客,台灣微軟針對不同的顧客群需求,提供各種不同的產品,資訊及技術支援服務。 其他: 科士威eCosway公司 科士威公司(Cosway Sdn Bhd)成立於1979年12月,隸屬於成功集團轄下的科士威集團(COSWAY CORPORATION BHD,吉隆坡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公司代碼4812,註1)。科士威的總部位於馬來西亞,在菲律賓、泰國、新加坡及墨西哥設有分公司。科士威一向以「提供消費者價格便宜的優良商品」為經營理念,自成立以來,透過郵購及折扣商店的方式,提供給消費者種類眾多且價格確實便宜的優良商品,在日用品的市場中以互惠營銷的概念,將消費者及經營者串聯起來,成功地落實了「消費致富」的理念。目前已擴展成為全馬市場佔有率最大的公司。因為科士威物美價廉的政策,真正地留住消費者,也因此科士威的營業額逐年增加,幾乎不受景氣影響(2003年總營業額約130億台幣)。科士威在1993年併入成功集團後,結合其龐大資源,發展更為迅速穩固。 (註1:科士威集團-COSWAY CORPORATION BERHAD,是成功集團轄下子集團之一,2003年集團資產達4億6千萬美元,約163億台幣)
其他解答:CAAD3F79AE16AF09